现在是房地产最难的时候大旗策略,不是说规模上发展上,而是指其转型节点上,因为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,过惯了好日子,高负债、高周转、高杠杆的三高时代推动了房地产高速增长,主动慢下来还好,如果被动刹车很危险。可是走惯了老路哪那么容易就能换挡?
按理说,房地产告别高速增长,追求新房地产发展模式早就开始了,否则就不会在2020年那样的情况依然收紧了政策,导致后续更大的困难。当然,你要相信,无论多难,房地产不可能再回到过去,不能再重蹈覆辙。
7月4日,财经作家吴晓波在晓波同学会上表示,经济上最大的悲剧,就是还在走房地产的老路,他说过去很多钱用在了不该用的地方,结果现在没钱了,又开始想唤起房地产,这是挺悲剧的一件事。所以,没办法也没有太多机会,只能回到老路上去。
对于吴晓波这句话我挺赞同的,确实有那啥的地方,需要反思,否则就会变得非常被动。
现在的基本思路就是大旗策略,房地产本身的客观重要性决定了房地产不可能被忽视,毕竟它关联着几十个甚至上百个行业的发展,影响着无数人的就业,虽然不能说今天大家的就业、收入等都是房地产的问题,但很大原因与房地产有关,关键是不能再让房地产拖后腿了。
此前,吴晓波曾称,2025年上下全力拼内需,内需复苏看楼市。我们手中的牌并不多,楼市是其中必须打好的、最重要的一张。要守住经济底盘、撑起内需大旗,房地产虽然不能再像以前那样“一个人扛全场”,但起码也不能“掉链子”,成为拖后腿的变量。
更早一些,吴晓波曾撰文《只有救楼市才能救内需》,他说到今天,仍维持当时的观点。他表示,作为“天字第一号”行业,房地产的巨型产业链上,涉及上亿就业人口。楼市的一蹶不振,是内需低迷的结构性因素之一。
客观来讲,吴晓波谈到房地产的这个地位还是没啥争议的,不过他一边说只有房地产才能救内需,然后又说房地产不能重走老路,这听起来似乎很矛盾。
我觉得正是看似矛盾的观点,也恰恰印证了当前房地产的尴尬和难题。摆脱房地产的依赖是愿望,但现实中很难,不摆脱也不行。你说怎么办?只能用时间换空间,也正所谓官方提到的“先立后破”。房地产必然开启新发展模式,但如果操之过急,会无法承受巨大的代价。
所以,救楼市可以,但目的绝对不是让房价上涨,更深层次的目的是确保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,从而为房地产转型争取时间,即现在的“止跌回稳”目标。
其实,吴晓波也主张救市需在“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”原则下进行,通过降低存量房贷利率、取消限制等政策激活改善型需求,目的是稳定市场而非刺激房价上涨,为转型争取时间。
严格来说,救楼市追求的是短期价值和效应,而老路针对的是房地产长期要告别高速增长来说的。政策已转向“先立后破”:短期防问题出现(如保交楼、稳房企融资),中长期通过产业升级和人口结构适配重建健康市场生态。
从没有办法的办法中找到突破口,寻找房地产可持续发展的路径,而短期必须确保房地产不再拖后腿,不再出更大的问题,这是底线,也正是当前及接下来楼市政策优化调整的方向和初衷。
天载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